康永鲜调料汁

网站到期,请尽快续费,联系微信yanwuis

新闻资讯

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新闻资讯 >> 《调味品的加工工艺:从原料到舌尖上的风味》
详细内容

《调味品的加工工艺:从原料到舌尖上的风味》

一、引言


调味品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加工工艺决定了产品的质量、风味和安全性。不同类型的调味品,如酱油、醋、香料等,都有各自独特的加工方法,这些方法融合了微生物学、化学和传统技艺等多方面的知识。深入了解调味品的加工工艺,对于提高调味品质量、开发新型调味品具有重要意义。

二、酱油的加工工艺


  1.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

    • 原料: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大豆或豆粕、小麦或麸皮。大豆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,其蛋白质含量和质量直接影响酱油的品质。优质大豆应颗粒饱满、无霉变、杂质少。豆粕是大豆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,使用时要确保其蛋白质含量符合要求。小麦或麸皮则是提供碳水化合物的原料,小麦含有丰富的淀粉和适量的蛋白质,麸皮则富含膳食纤维和一些矿物质。对于小麦,要选择颗粒完整、无虫害的品种;对于麸皮,要保证其新鲜、无异味。

    • 预处理:大豆或豆粕需要进行浸泡处理,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胀,便于后续的蒸煮。浸泡时间和水温根据大豆的品种和季节进行调整,一般浸泡时间在 4 - 8 小时,水温在 20 - 30℃。浸泡后,大豆进行蒸煮,目的是使蛋白质适度变性,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。蒸煮条件一般为温度 120 - 130℃,时间 20 - 30 分钟。小麦或麸皮则进行焙炒处理,通过高温焙炒,小麦中的淀粉糊化,产生独特的香气,同时杀灭表面的微生物。焙炒温度一般在 160 - 200℃,时间根据小麦的量和设备而定。

  2. 制曲

    • 接种:蒸煮后的大豆和焙炒后的小麦或麸皮混合后,冷却至合适温度(一般在 30 - 35℃),接入酱油酿造专用的曲霉菌种,如米曲霉。米曲霉能产生丰富的蛋白酶、淀粉酶等酶类,这些酶在后续的发酵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。接种量通常为原料重量的 0.1% - 0.3%。

    • 培养:接种后的原料在曲房内进行培养。曲房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、湿度和通风条件。培养初期,温度控制在 30℃左右,湿度在 90% 以上,随着菌丝的生长,逐渐降低湿度,适当提高温度至 35℃左右。培养时间一般为 3 - 5 天,在此期间,曲霉菌丝在原料表面生长繁殖,形成黄绿色的曲。

  3. 发酵

    • 低盐固态发酵:这是一种常见的酱油发酵工艺。将制好的曲与盐水(氯化钠浓度一般为 12% - 14%)混合,放入发酵池或发酵罐中。发酵过程分为前期水解和后期发酵。前期水解阶段,曲中的酶在盐水环境下将原料中的蛋白质、淀粉等分解为氨基酸、肽、糖类等小分子物质。此阶段温度控制在 40 - 45℃,时间约 15 - 20 天。后期发酵阶段,在前期水解产物的基础上,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合成酱油的风味物质,温度可适当提高至 45 - 50℃,时间约 20 - 30 天。在整个发酵过程中,需要定期搅拌,使物料均匀发酵。

    • 高盐稀态发酵:这种工艺使用的盐水浓度较高(氯化钠浓度一般为 18% - 20%),发酵在相对稀的状态下进行。将曲与盐水混合后,放入大型发酵罐中,温度控制在 15 - 30℃,发酵时间较长,一般为 6 - 12 个月。高盐稀态发酵生产的酱油风味更加醇厚、细腻,品质较高,但成本也相对较高,常用于生产高档酱油。

  4. 浸出与调配

    • 浸出:发酵完成后,通过压榨或浸出的方法将酱油从发酵物料中分离出来。压榨法是利用机械压力将酱油挤出;浸出法则是用盐水浸泡发酵物料,使酱油成分溶出。浸出得到的酱油称为头油,然后再用盐水对剩余物料进行二次浸出,得到二油和三油等。头油品质最好,二油和三油可用于调配或下次浸出的补充液。

    • 调配: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,将头油、二油等进行调配。调配过程中可添加适量的焦糖色、味精、苯甲酸钠等。焦糖色用于调整酱油的颜色,使其符合不同等级酱油的色泽标准。味精可增强酱油的鲜味,苯甲酸钠则是一种防腐剂,用于防止酱油在储存过程中变质。调配完成后,经过过滤、灭菌等处理,酱油即可包装上市。

三、醋的加工工艺


  1.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

    • 原料:醋的原料可以是粮食(如高粱、大米、玉米等)、水果(如葡萄、苹果等)或其他含糖、淀粉的物质。以粮食为原料时,要选择优质、无霉变的粮食。例如,高粱作为酿造陈醋的主要原料,应颗粒饱满、淀粉含量高。以水果为原料时,要选用成熟度适宜、无病虫害的水果。

    • 预处理:粮食类原料需要进行粉碎和蒸煮处理。粉碎后的粮食颗粒大小要均匀,便于后续的糖化和发酵。蒸煮可以使淀粉糊化,利于微生物的作用。蒸煮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粮食种类而定,一般高粱蒸煮温度在 100 - 120℃,时间约 30 - 60 分钟。水果类原料则进行破碎处理,破碎后的水果果肉要保持一定的颗粒度,以利于榨汁。榨汁后的果汁可直接用于发酵,或经过澄清、过滤等处理后使用。

  2. 糖化

    • 酶法糖化:对于粮食类原料,在蒸煮后,加入淀粉酶进行糖化。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和 pH 值条件下(一般温度在 60 - 70℃,pH 值在 5.5 - 6.5)将糊化后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等糖类。糖化时间根据淀粉酶的活性和原料的量而定,一般为 2 - 4 小时。对于一些采用传统工艺的醋厂,也会使用麦芽进行糖化,麦芽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酶,在一定温度下能将淀粉转化为糖类。

    • 自然糖化(针对水果原料):水果中的糖类本身含量较高,在破碎榨汁后,可直接利用水果自身所含的酶进行自然糖化,无需额外添加糖化酶。但在一些情况下,为了提高糖化效果,也可添加适量的果胶酶等,以分解水果中的果胶,使糖分更易释放。

  3. 酒精发酵

    • 接种酵母:糖化后的物料冷却至合适温度(一般在 25 - 30℃)后,接入酿酒酵母。酿酒酵母能将葡萄糖等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。接种量通常为原料重量的 0.5% - 1%。

    • 发酵管理:酒精发酵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,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、pH 值等条件。温度一般控制在 20 - 30℃,pH 值在 4.0 - 5.0。发酵时间根据原料和酵母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,一般为 3 - 7 天。在此期间,要定期检测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和糖分变化,当酒精含量达到一定水平(一般为 7% - 10%)且糖分降低到较低水平时,酒精发酵基本完成。

  4. 醋酸发酵

    • 醋酸菌接种:酒精发酵完成后的发酵液称为酒醪,将酒醪接入醋酸菌。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酒精氧化为醋酸。醋酸菌可以是自然存在于环境中的野生菌,也可以是经过筛选和培养的优良菌株。接种量一般为酒醪体积的 10% - 20%。

    • 发酵方式:醋酸发酵有多种方式,如固态发酵、液态发酵等。固态醋酸发酵是将酒醪与麸皮、谷糠等辅料混合,制成醋醅,在浅盘或缸中进行发酵。发酵过程中要定期翻醅,使醋醅充分接触空气,促进醋酸菌的生长和醋酸的生成。液态醋酸发酵则是在发酵罐中进行,通过通气装置向发酵液中通入空气,保证醋酸菌的有氧环境。液态发酵具有生产效率高、易于控制等优点,但固态发酵生产的醋风味更加浓郁。醋酸发酵时间一般为 10 - 20 天,发酵结束后,醋酸含量可达到 4% - 6%。

  5. 后处理

    • 陈酿:醋酸发酵完成后的醋可以进行陈酿。陈酿过程中,醋在特定的容器(如陶缸、橡木桶等)中存放一定时间,使醋的风味更加醇厚、柔和。陈酿时间根据醋的种类和质量要求而定,一般为几个月到数年。在陈酿过程中,醋中的各种成分会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,一些杂质会沉淀,醋的颜色也会逐渐加深。

    • 过滤、调配与包装:陈酿后的醋经过过滤去除沉淀和杂质,然后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配。调配过程中可添加适量的糖、盐、香料等,以调整醋的口味和风味。例如,在一些果醋中添加适量的果汁或香料,使其具有更丰富的果香。调配完成后,醋进行包装,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,以保证醋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。

四、香料的加工工艺


  1. 单一香料的加工(以八角为例)

    • 采摘与筛选:八角一般在秋季成熟,成熟的八角果实呈红褐色,有浓郁的香气。采摘时要选择果实饱满、完整的八角。采摘后,对八角进行筛选,去除杂质、不成熟的果实和受损的八角。

    • 干燥:筛选后的八角需要进行干燥处理,以去除多余的水分,便于储存和运输。干燥方法有自然晾晒和烘干两种。自然晾晒是将八角摊放在通风良好、阳光充足的地方,晾晒时间根据天气和八角的量而定,一般需要 3 - 5 天。烘干则是在干燥设备中进行,温度控制在 40 - 60℃,时间约 2 - 3 天。干燥后的八角水分含量应低于 13%,以保证其品质和香气的稳定性。



Phone:18778792186

Email:kangying@y163.com

技术支持: 网站建设 | 管理登录
seo seo